白银市实创高新产业研究院即甘肃省科学院白银分院,是甘肃省科学院在白银建立的分支机构,成立于2019年6月。
研究院主要依托甘肃省科学院科技研发团队技术支持,立足白银,联合国内外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及社会资本,通过应用研究、产业孵化和转化生产,将自主发展和战略合作发展相结合,致力于高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开发,在白银市形成集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研发基地。同时,也将以高技术产业园建设为重点,采取“一园多区”的方式在省内布局发展,把白银市作为甘肃省科学院高技术产业园建设的一个重点地区,吸引民间资本,实施“产、资、研”模式,发展高技术产业,为白银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研究院将充分挥发甘肃省科学院在金属纳米粉体研究、农作物种植、传感技术、表面工程等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充分利用白银市在区域、科技、产业、资金需求等方面的条件,目前已经建立了包括纳米超级合金、表面工程、纳米高效农业、纳米硅太阳能应用、微生物与病虫害防治在内的5个研究室,最终实现甘肃省科学院的科研技术及成果产品化和产业化。
纳米高效农业研究室、微生物与病虫害防治研究室已于今年3月开始运行,并先后与白银农技推广中心、景泰县、靖远县农技推广中心在小麦种植、枸杞种植、果树黄化病治理等方面进行合作。
项目介绍:
1、纳米高效农业、纳米农肥项目
纳米高效农业、纳米农肥项目围绕农业减肥增效和绿色发展的理念,突破传统肥料的施用效应障碍和吸收作用机制,开展新型增值纳米微肥和纳米大量肥等新产品的研制与产业化应用研究,并对纳米肥作物环境效应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为完善高产-培肥-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精准施肥理论和技术、建立纳米肥高效高产清洁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和集成模式提供支撑。
2020年3月,已与白银市农技推广中心对接,展开合作。利用纳米技术在白银市靖远县五合乡种植枸杞、玉米,平川区种植苹果,景泰县种植小麦与羊肚菌,与河南省襄城县合作种植的小麦最好实收增产达到27.3%。
2、金属纳米粉体包覆实验项目
①、项目简介:金属纳米粉体由于活性太高,直接暴露空气会自燃自爆,无法使用。针对此问题,开发针对不同金属纳米粉体应用场景的包覆改性技术。
②、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艺(简述):采用甘肃省科学院纳米应用技术研究室发明的包覆技术,在真空环境下,利用钝化、喷雾、溅射等方法对金属纳米粉体进行包覆改性,保证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不同的包覆改性,还能够提升金属纳米粉体在各应用领域的功能性和相容性。
③、主要产品:金属纳米粉体
④、产品用途
催化剂、高效农业、太阳能电池板、锂离子电池等。
3、高性能硬质耐磨薄膜/涂层技术、设备及产品开发项目
①、项目简介:针对省内重型装备、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汽车配件制造业、新材料开发等相关企业存在的关键机械零部件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问题,开发新型高性能硬质耐磨薄膜/涂层技术和设备,建成一条PVD复合镀中试示范生产线,开发1-2种高性能硬质耐磨薄膜/涂层,大幅提升关键机械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确保产品安全可靠、延长寿命,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使相应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②、主要产品:DLC、Cr(Al)N硬质耐磨薄膜/涂层
③、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艺
采用甘肃省科学院纳米应用技术研究室和中科院化物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发的阴极电弧离子镀和直流/中频磁控溅射的PVD集成技术,制备新型高性能硬质耐磨薄膜/涂层,突破 CVD 高温沉积对刀具基体材的限制,实现 PVD低温沉积;解决传统 PVD 磁控溅射技术溅射离化率低、膜基结合力差、绝缘氮化物/氧化物靶中毒等关键问题,实现高等离子体密度、高离化率、大面积均匀的涂层沉积;解决 PVD 传统阴极弧镀技术的大颗粒污染、表面光洁度差的问题,实现表面光滑、致密高质量涂层制备; 解决传统 PVD、PCVD 绕镀性差的问题,建立均匀镀膜的工装夹具与可控制备工艺。
④、产品用途
汽车发动机活塞环、压缩机叶片、轴承、齿轮等。
4、微生物与病虫害防治项目
微生物与病虫害防治项目依托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平台建设。主要开展微生物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即以源于植物、微生物、动物(主要是昆虫)的农用活性物质为主要成分,创制新型生物源农药。研究领域包括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植物化学、昆虫学、农药毒理、农药分析、农药制剂学、生物测定、植物保护和制剂生产工艺、设备等多种学科。
5、甘肃中科博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物医药项目
主要开展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研发,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思想和技术手段,发展生命科学,创新工业生物技术,解决产业发展中生物体功能利用的关键问题,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服务于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